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在大国战略博弈加剧、俄乌冲突爆发、国际战略格局出现重大调整的背景下,日本对本国防卫政策进行了重大调整。以制定《防卫计划大纲》等安保文件为主要标志,日本防卫政策自冷战后进行了六轮调整。
第一阶段,1991年至2000年,“全方位防御”构想。冷战结束后,亚太地区的安全环境发生重大变化。日本于1995年12月制定了《1996年度以后的防卫计划大纲》,对防卫政策进行了冷战后首次调整。其主要特点是由重点应对苏联威胁转变为全方位防御。在对威胁的判断上,由冷战时期的主要对付苏联转向应对所谓朝中俄“多元威胁”。在军事部署上,由过去侧重北方转变为北、西、西南均衡部署,力求建立起全方位防御体系。
第二阶段,2001年至2010年,“多能、灵活、有效”构想。2004年12月,日本根据“9·11”事件后的安全形势变化,制定了《2005年度以后的防卫计划大纲》,其主要特点是“主动遏制”色彩明显加强。在威胁判断上,提出要发展快速、机动、灵活、多能且以高技术力量和情报能力为支柱的“多能、灵活、有效”的防卫力量,有效应对包括国际恐怖组织活动在内的“新型威胁和多种事态”。日本此时的防卫政策目标已不仅仅满足于确保日本本土安全,还要通过积极参与国际安全合作,主动遏制潜在威胁,创造有利于日本的外部安全环境,表明日本开始由“专守防卫”向“主动遏制”转变。
第三阶段,2011年至2013年,“机动防卫力量”构想。日本民主党政府执政后,于2010年12月制定了《2011年度以后的防卫计划大纲》,彻底放弃“基础防卫力量”构想,提出“机动防卫力量”构想,实行“动态威慑”战略,使其能够更加有效遏制和应对各种事态。
第四阶段,2014年至2018年,“联合机动防卫力量”构想。2013年12月,安倍执政后出台了《2014年度以后的防卫计划大纲》。在日本非法“购岛”引发钓鱼岛维权斗争等背景下,日本首次在《防卫计划大纲》中用“令日本担忧”等措辞定位日本对中国军事动向的警惕姿态,并提出“联合机动防卫力量”构想,实施“实效性动态威慑”,更加注重建立广泛的后勤支援基础、联合作战和机动能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