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热门图片 > 正文

给“网络算命”戴上法治“紧箍咒” 最新资讯

时间:  2023-06-06 05:43:49   来源: 北京青年报 

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
近年来,互联网上悄然流行起“网络算命”,像人工智能看面相、专业软件看指纹、手机APP判断星座“运势”等等,网站、小程序、自媒体平台等渠道都有相关内容。甚至还有一些平台、个人以此为噱头引流,打造小有名气的“网红”。“网络算命”方式多种多样,收费也普遍偏高,多在千元以上,有的甚至半小时咨询收费高达上万元。此外,还有价格不菲的所谓“消灾物品”,其定价也远超市场同类产品。

从本质上讲,无论是借助人工智能看面相、专业软件看指纹,还是通过手机APP判断星座运势等,“网络算命”的内核依然是封建迷信。“网络算命”打着科学的旗号,宣称具有技术的加持,往往使其更具有欺骗性、迷惑性,潜在危害不容小觑。据报道,“网络算命”已形成固定套路和专门话术,且催生出一条分工专业的“产业链”,其中包括营销、中介、客服等多种角色。“网络算命”的最终目的还是“算钱”。除了骗取钱财,“网络算命”还存在泄露个人隐私的风险。

在现实生活中,一些人对“网络算命”趋之若鹜,以求获得心理安慰。尤其是随着大数据、高新技术的引入运用,很容易让一些人在网上迷失方向,不知不觉掉入了商家故弄玄虚的套路中。而常见的“网络算命”通常需要提供姓名、出生日期、个人照片甚至身份证号等个人隐私信息,如果商家和个人收集这些信息并将其打包出售,则容易被不法分子利用,致使个人财产等利益受损。

《治安管理处罚法》规定,禁止利用邪教、会道门、迷信活动,扰乱社会秩序、损害他人身体健康。《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安全保护管理办法》《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》等法规明确规定,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利用国际联网制作、复制、查阅和传播宣扬封建迷信。2023年“清朗”系列专项行动也明确要求,加大封建迷信和不良现象整治力度,持续清理鼓吹炒作封建迷信陋习的帖文、视频信息,处置提供算命、占卜违规服务等问题。

在一些地方和领域,“网络算命”已存在较长时间,违法属性也十分明显。尽管相关整治在不断推进,多地针对此类活动进行了多次打击,但总体而言,整治的广度和深度还远远不够,效果不能令人满意。值得注意的是,有关部门在监管执法中常面临违法主体追溯难、电子证据收集固定难、电子数据审查难等技术问题,有些超越了执法人员的知识范围。总体而言,当前整治“网络算命”面临着严峻紧迫的形势,亟须加强综合治理,给“网络算命”戴上法治“紧箍咒”,让算命等迷信和诈骗活动在网络空间无立足之地。

针对“网络算命”泛滥的问题,有必要从国家层面推动立法和相关法律的修订完善,进一步明确各方法律责任,各地也应及时制定实施细则,使监管执法有法可依。特别是,要加强平台违法信息监测和大数据分析技术、电子数据取证技术等方面能力建设,以及基层执法复合型专业人才队伍建设,提高执法人员的技术水平。针对“网络算命”等迷信和诈骗活动呈现的新花样,与时俱进地完善监管执法措施,坚决斩断其分工专业的“产业链”。

同时,还应弘扬积极向上的价值理念,倡导科学精神,注重提供专业的心理疏导,帮助社会公众认清“网络算命”的危害性,提高个人的科学素养,提升自觉抵制和防范“网络迷信”的能力。

漫画/陈彬

关键词:

娱乐新闻